首页

湘香女王踩踏

时间:2025-05-25 07:34:14 作者:探访贵州黄平重安“三朝桥” 浏览量:59441

  中新网宿迁8月16日电 (刘林 周静 许蒙蒙)为聚力打造国家级台湾青年电商人才培育示范区,结合“台商走电商”启动7周年系列活动,16日上午,2024海峡两岸(宿迁)电商发展大会在江苏宿迁启幕。

大会现场。刘林 摄

  多年来,宿台两地持续深化多领域交流合作,打造了“荟聚宿迁”“成长宿迁”“情融宿迁”三大品牌,合作的基础更加坚实、机制更加完善、成效更加明显。可成科技、庆邦电子等一大批优秀台资企业齐聚宿迁、成长壮大,宿迁已经成为“台资集聚新高地”“台商投资新福地”。

  宿迁市委常委、秘书长卞建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,宿迁始终把电子商务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全市电商交易额、网络零售额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,平均每秒发往全球各地的快递达37件。“当前,越来越多的台胞台商台青乘着电子商务的东风,深度融入大陆内需市场,两地在这方面具有良好合作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,双方携手前景可期、大有可为。”

  “希望宿迁紧紧抓住示范区建设这项工作,加快培育电商主体、创新业态模式、完善支撑体系,让更多有意从事电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能够插上‘互联网+’的翅膀、乘上梦想启航的快车。”两岸企业家峰会中小企业合作及青年创业推进小组陆方召集人、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张卫国称,今年是“台商走电商”工作实施的第七个年头,宿迁市深耕电商产业资源,探索创建全国首家“海峡两岸青年电商人才培育示范区”,通过举办特色经贸活动、开展技能培训、组织文化交流等举措,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两岸数字经济经营格局。

  据了解,此次海峡两岸(宿迁)电商发展大会涵盖了一系列交流活动,两岸新兴产业院士专家宿迁行、第十期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等活动相继启动,旨在进一步深化打造两岸民众增进亲情友情、促进双向交流的平台。

  开幕式上,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孙继兵介绍,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是落实国台办“台商走电商”工作部署的务实举措,累计有约600名台湾青年参加培训,越来越多的台商台企乘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东风,全方位融入大陆内需市场,获得口碑、盈利双提升。广大台湾青年纷纷落户江苏开展电商创业,更加坚定了两岸电子商务产业合作的信心。

  会上,宿迁市政府副市长仲小兵从自然资源、经济活力、产业发展、区位优势等六个方面向与会嘉宾推介了宿迁投资环境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: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“两大奇迹”提供重要制度保障

2023年9月6日,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,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、香港教育局、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。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,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。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,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。

学习时节丨举旗帜聚民心,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引领网信事业发展

李家超宣布,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12日起一连两天在全港18区民政咨询中心和新界27个乡事委员会设立专门服务柜台,为受台风“苏拉”和世纪暴雨影响、有经济困难的市民填写申请表格,申请特区政府和各慈善团体的紧急援助基金。

第八届中国陶瓷创意周在佛山禅城区开幕

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物流是实体经济的‘筋络’。作为重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承载地,物流园区必须发挥更大作用、作出更大贡献。”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说,下一步将围绕提升运输量和货值、降低成本的目标,加快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,努力把通道的物流优势转化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、开放优势。

微视频|跨越文明的对话

2014年、2019年,新中国成立65周年、70周年之时,总书记在国庆招待会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。在去年的国庆招待会上,总书记也发表了重要讲话。

2027年底黑龙江省美丽河湖建成率将达40%

依托高校、科研院所等重要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,围绕广州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建设,广州不断勇闯科技“无人区”,攻克“卡脖子”难题,实现越来越多“从0到1”的突破。

相关资讯
重庆集中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

(三)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。实施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完善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服务、支持、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,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根基。一是悉心育才,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。坚持走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为主的道路,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,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,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,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。二是倾心引才,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引才机制。坚持全球视野、世界一流水平,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,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,千方百计引进顶尖人才,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。要完善拴心留人机制,对引进人才充分信任、放手使用,支持他们深度参与国家计划项目、开展科研攻关,让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。三是精心用才,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人才管理机制。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中的积极作用,向用人主体授权,积极为人才松绑。要建立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强化科研人员待遇保障,推动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、荣誉性本质,让人才潜心做研究、搞创新。要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,打通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,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。

热门资讯